
關注微信
邱園,The Royal Botanic Gardens, Kew,是英國皇家植物園林,是聯合國認定的世界文化遺產,植物園規模龐大,除了常規的園林設計,還有專門的野生動物保護區。邱園收藏種類之豐,堪稱世界之最。這些植物大都按科屬種植,并適當根據生態條件配置宿根草本或球根花卉。
文冠果是一種非常有吸引力的灌木或小樹,在五月或六月,在裸露的樹枝上噴灑著優雅的白花,9-10月結出類似于板栗,但略帶甜味的美味油果。
1887年,約瑟夫·胡克(1865-1885年任皇家植物園園長)將文冠果描述為:“文冠果是最有吸引力和有趣的硬花園灌木之一,我園已推廣多年"。它最初收集于1830年,由植物學家亞歷山大·馮·邦格(Alexander von Bunge,1803-1890 年)在北京附近收集,他在陪同一個陸路代表團從圣彼得堡到北京的旅途中有幸遇見。1868年,植物學家和傳教士Pére David(1826-1900)將種子和活植物送到巴黎的植物園,被引入歐洲種植。David報告說,雖然他只在中國一個小山區見過這種樹木,但文冠果在北京是眾所周知的,有很多中國人栽培這種樹木來食用。
北京最著名的文冠果樹生長在故宮的寧壽宮,而在地球的另一端,在威爾士公主音樂學院外的草坪上也可以看到美麗的文冠果樹,這顆文冠果樹如今已成長多年。此外,邱園還收集了壓榨和干燥的文冠果系列標本,其中包括亞歷山大·馮·邦格收集的標本。這些收藏如今都在邱園的植物標本館里,來自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和參觀人員都可以預約,進而近距離觀察其中一些標本包括圖像在內的詳細信息。
文冠果是我國特有的珍稀木本油料植物,因其種仁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和神經酸,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。除作為油料樹種外, 該植物還有良好的藥用、食用、觀賞等價值。文冠果的莖、枝(文冠木)味甘、微苦,性涼,具有消 腫止痛、祛風濕、斂干黃水的功效,在蒙醫中常用 于治療熱性“協日烏素”、瘰疬、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,曾被收錄于《中國藥典》1977 年版一部。 近年來,國內對文冠果進行了大量的研究,為對其化學成分、藥理作用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。